七夕佳節(jié),相傳這天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,迢迢銀河隔開的牽牛和織女星遙遙相望,一年才可相聚一次,這個傳說感動了世人,所以也有人把這天稱為:中國的情人節(jié)。
七夕也稱“女兒節(jié)”,“少女節(jié)”,最普遍的習俗,就是少女們在這天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??椗且粋€美麗聰明、心靈手巧的仙女,凡間的少女便在這一天晚上身穿盛裝,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,也向她求賜美滿姻緣,稱為“乞巧”。
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,做些小物品和瓜果祭祀。近代的蒸巧饃饃、烙巧果,以及用剪紙、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。
如同端午節(jié)吃粽子、中秋節(jié)吃月餅一樣,七夕節(jié)這一天要吃巧果,是用油、面、糖等做成的各種形狀的小面點,香甜可口,是七夕節(jié)這天必做、必吃的一種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面食。
這魚狀的七巧果代表年年有魚,生活越過越好;福字、壽字的七巧果代表老人健健康康,長命百歲。孩子們吃了七巧果,身體健健康康,讀書聰明伶俐。巧果習俗一直被傳承下來,豐富了七夕節(jié)的內(nèi)涵,讓古老的民俗綻放出傳統(tǒng)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