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財神的習(xí)俗在明清的時候已經(jīng)盛行,人們?yōu)榱嗽趤砟甑玫截斏竦木祛?,在新春佳?jié)之際,擺放供品迎接財神。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,家家置辦酒席,為財神賀辰。尤其是商家開市,一大早要放鞭炮,以迎財神。
初五接財神,趙玄壇最受尊拜。許多商店、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:玄壇面似鍋底,手執(zhí)鋼鞭,身騎黑虎,極其威武。中國長期處于農(nóng)耕社會,對于財富的追求比較淡薄,所以長期以來財神的觀念不明確,財富的職司被賦于許多神靈,甚至可以說是一切神靈。大約在宋代或稍早的時候,過年的習(xí)俗中出現(xiàn)了請祿馬和財馬。
在中國人創(chuàng)造的華夏諸神里,財神,俗稱財神菩薩,是掌管天下錢財?shù)?。正月初五這天早晨,,雄雞報曉的時候,鞭炮聲就響徹云霄。黎明即起的人們相互作躬,說上幾句“大吉大利”、“恭喜發(fā)財”的吉利話話。在舊銀錢行業(yè),接財神活動更為隆重,每逢舊歷正月初四深夜,就有迎財神儀式:商店全體人員都要向中堂張貼的財神像頂禮膜拜,祝禱新的一年利市。正月初五接過財神,商店才開門營業(yè),稱為開頭盤。這樣,接財神的時間便有正月初二和初五兩個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