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養(yǎng)生花卉 正文
菊花根簡介
【拼音名】Jú Huā Gēn
長生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菊科植物菊根。
拉丁動物礦物名稱:Dendranthema morifoium (Ramat.) Tzvel.
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采挖根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菊 多年生草本,高60-150cm。莖直立,分枝或不分枝,頭發(fā)柔軟。葉子互相生長;有短柄;葉子卵形到披針形,長5-15cm,羽狀淺裂或半裂,基部楔形,下部白色短柔毛。頭狀花序直徑2.5-20cm,大小不一,單個或多個集生在莖枝頂部;總苞片多層,外層綠色,條形,邊緣膜質(zhì),外層柔軟;白色、紅色、紫色或黃色的舌狀花。薄果不發(fā)育。9-11。
根含細胞激肽(cytokinins)。
【性味】苦;甜;性寒;性寒;性寒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菊花根的功效和作用
利尿解毒;清熱解毒;喉嚨痛;癤子
菊花根的用途
1.治小便閉:將白菊花根搗碎取汁半茶。用熱酒沖汁服,或用滾水加一小杯酒。(《不知醫(yī)必要》)
2.治療吹牛:甘菊花根、葉杵爛。酒釀沖服,渣敷患處。(《溪單方選》)
菊花根的用法用量
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病蟲害防治菊花根
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