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養(yǎng)生花卉 正文
桂花露簡介
【出處】
《本草綱目拾遺》出自
【拼音名】
Guì Huā Lù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木犀科植物木犀花經(jīng)蒸餾而成的液體。
拉丁動物礦物名稱:Osmanthus fragrans (Thunb.)Lour.[Olea fragrans Thunb.]收獲和儲存:花收獲后,陰干,蒸餾液體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常綠喬木或灌木最高可達18m。樹皮呈灰褐色。小枝呈黃褐色,無毛。葉對生,葉柄長0.8-1.2cm;葉革、橢圓形、長橢圓形或橢圓形披針形7-14.5cm,寬2.6-4.5cm,首先,基部逐漸變窄,呈楔形或?qū)捫ㄐ?。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分有細鋸齒狀,腺點在兩側(cè)連接成小水泡狀凸起。聚傘花序簇生于葉腋,或接近掃帚狀。每個腋窩都有許多花;苞片2,寬卵形,厚質(zhì),長2-4mm,尖頭小,基部合生;花梗弱;花極芳香;花萼鐘狀,4裂,長約1mm,裂冠裂片4,黃白色,淡黃色,黃色或橙色,長3-4mm,花冠管僅長0.5-1mm;雄蕊2,出生在花冠管中部,花絲很短,藥物在花藥的前端稍微延伸,呈不明顯的小尖端;雌蕊長度約為1.5mm,花柱長約0.5mm。果實歪斜,橢圓形,長1-1.5cm,紫黑色9-10月,果期翌年3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全國各地栽培較多。原產(chǎn)于中國西南部。
【性味】
微苦;微苦;性溫
【摘錄】
《中華本草》
桂花露的營養(yǎng)價值
暫無
桂花露的功效和作用
疏肝理氣;醒脾辟穢;明目;潤喉;主肝氣郁結(jié);胸部不適;牙痛;咽干;口臭
桂花露的藥用價值
1.金氏藥帖:專治齦脹牙痛,口干咽干。2.綱目拾遺:明目疏肝,止口臭。
桂花露用法用量
內(nèi)服:燉溫,30~60g。
桂花露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
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