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養(yǎng)生花卉 正文
菊花葉簡介
【出處】出自《名醫(yī)別錄》
【拼音名】Jú Huā Yè
【英文名】Chrysanthemum leaf
【別名】容成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菊科植物菊葉。
拉丁動物礦物名稱: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(Ramat.) Tzvel.
采收儲存:夏秋采摘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菊 多年生草本,高60-150cm。莖直立,分枝或不分枝,頭發(fā)柔軟。葉子互相生長;有短柄;葉子卵形到披針形,長5-15cm,羽狀淺裂或半裂,基部楔形,下部白色短柔毛。頭狀花序直徑2.5-20cm,大小不一,單個或多個集生在莖枝頂部;總苞片多層,外層綠色,條形,邊緣膜質,外層柔軟;白色、紅色、紫色或黃色的舌狀花。薄果不發(fā)育。9-11。
【性味】味辛;甘;性平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菊花葉的營養(yǎng)價值
葉片含有多種游離氨基酸。
菊花葉的功效和作用
清肝明目;解毒消腫;頭風;頭暈;癤子;癰
菊花葉的藥用價值
1.治療癤腫:菊葉一握(冬用其根),搗汁服一升。2.治療癤子,以及所有未知的腫脹和毒藥:白菊花葉連接板,打天然汁茶杯,滾酒調(diào)整;用酒煮衣服也可以,主要用途更好。病情嚴重時,應多服用。渣敷在受影響的地方,留下頭不足,蓋子睡覺出汗。(菊花飲料)3.洽紅絲癤:白菊花葉(無白人,不要菊花,冬月無葉,取根),加雄黃錢許,兩條蜿蜒的蝎子,一起搗碎,從頭到尾涂絲,用絲條包裹。(《綱目》)
菊花葉的用法用量
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;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菊花葉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
暫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