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養(yǎng)生植物 正文
《本草圖經》:方書言松為五粒,字當讀為鬣,音之誤也。言每五鬣為一葉,或有兩鬣、七鬣者。松歲久則實繁,中原雖有,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。
《本草綱目》:松樹,磊砢修聳多節(jié),其皮粗厚有鱗形,其葉后雕。二、三月抽蕤生花,長四、五寸,采其花蕊為松黃。結實狀如豬心,疊成鱗砌,秋老則子長鱗裂。然葉有二針、三針、五針之別,三針者為栝子松,五針者為松子松。其子大如柏子,惟遼海。
呈扁圓節(jié)段狀或呈不規(guī)則的片狀或狀,短粗細不一。表面黃棕色、灰棕色或紅棕色,稍粗糙,有時帶有棕色至黑棕色油脂斑,或有殘存的栓皮。質堅硬而重。橫斷面木部淡棕色,心材色稍深,可見有同心環(huán)紋,有時可見散在棕色小孔狀樹脂道,顯油性;髓部小,淡黃棕色,縱斷面紋理直或斜,不均勻。有松節(jié)油香氣,味微苦辛。
橫切面年輪寬0.4-0.5mm.早材管胞直徑20-40μm,壁厚約1.7μm;晚材管胞直徑9-27μm,壁厚約3.5μm。樹脂道直徑60-146μm。徑向切面交叉場紋孔窗格狀,1-3個,多為1個,木射線管胞內壁具銳鋸齒。切向切面射線高1-13個細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