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養(yǎng)生植物 正文
1、基本特性:番瀉葉別名旃那葉、瀉葉,泡竹葉,為豆科植物狹葉番瀉或尖葉番瀉的小葉。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為野生或栽培。分布于熱帶非洲。我國臺灣、廣西、云南有引種栽培。
(1)狹葉番瀉呈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1。5~5cm,寬0。4~2cm,全緣,葉端急尖,葉基稍不對稱。上表面黃綠色,下表面淺黃綠色,無毛或近無毛,葉脈稍隆起。革質(zhì)。氣微弱而特異,味微苦,稍有黏性。狹葉番瀉在開花前摘取葉,陰干,按葉片大小和品質(zhì)優(yōu)劣分級,用水壓機(jī)打包。
(2)尖葉番瀉呈披針形或長卵形,略卷曲,葉端短尖或微凸,葉基不對稱,兩面均有細(xì)短毛茸。尖葉番瀉在果實(shí)成熟時,剪下枝條,摘取葉片,曬干,按完整葉與破碎葉分別包裝。
2、主要成分:
(1)狹長番瀉葉含番瀉甙A及B(二者互為立體異構(gòu))、番瀉甙C及D(二者互為立體異構(gòu))、蘆薈大黃素雙蒽酮甙、大黃酸葡萄糖甙、蘆薈大黃素葡萄糖甙,以及少量大黃酸、蘆薈大黃素。此外,尚含山柰甙、蜂花醇、水楊酸、棕櫚酸、硬脂酸、植物甾醇及其甙等。
(2)尖葉番瀉葉含蒽醌衍生物0.85%~2.86%,其中有番瀉甙A、B、C,蘆薈大黃素-8-葡萄糖甙,大黃酸-8-葡萄糖甙,大黃酸-1-葡萄糖甙,以及蘆薈大黃素、大黃酸、異鼠李素、山柰素、植物甾醇及其甙等。
3、價格分析:番瀉葉一直有商關(guān)注,但價格依然穩(wěn)定,統(tǒng)貨售價6.5-7元。國產(chǎn),6-7.2元;進(jìn)口,7-8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