擂茶,又名三生湯,是一種特色食品。起于漢、盛于明清。擂茶一般都用大米、花生、芝麻、綠豆、食鹽、茶葉、山蒼子、生姜等為原料,用擂缽搗爛成糊狀,沖開水和勻,加上炒米,清香可口。作擂茶時,擂者坐下,雙腿夾住一個陶制的擂缽,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(nèi),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,頻頻舂搗、旋轉(zhuǎn)。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(nèi)添些芝麻、花生仁、草藥(香草、黃花、香樹葉、牽藤草等)。待缽中的東西搗成碎泥,茶便擂好了。然后,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,投入銅壺,加水煮沸,一時滿堂飄香。
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葉、米、芝麻、黃豆、花生、鹽及桔皮,有時也加些青草藥。茶葉其實不全是茶葉,除采用老茶樹葉外,更多的是采摘許多野生植物的嫩葉。所以擂茶原料的保存要注意放在密閉干燥的環(huán)境里,防止潮濕影響口感。新鮮制成的擂茶要盡快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