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棗喬木狀,高達35米,莖具宿存的葉柄基部,上部的葉斜升,下部的葉下垂,形成一個較稀疏的頭狀樹冠。葉長達6米;花序為密集的圓錐花序;雄花長圓形或卵形,具短柄,白色,質(zhì)脆;花萼杯狀,頂端具3鈍齒;花瓣3,斜卵形。果實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,長3.5-6.5厘米,成熟時深橙黃色,果肉肥厚。種子1顆,扁平,兩端銳尖,腹面具縱溝?;ㄆ?-4月,果期9-10月。
原產(chǎn)西亞和北非。中國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省區(qū)有引種栽培,在云南元謀露地栽培能結(jié)實。海棗是干熱地區(qū)重要果樹作物之一,且有大面積栽培,尤以伊拉克為多,占世界的1/3。除果實供食用外,其花序汁液可制糖,葉可造紙,樹干作建筑材料與水槽,樹形美觀,常作觀賞植物。
海棗(棗椰樹)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。棗椰樹中文名稱羅比親王海棗,別名海棗,棕櫚科,原產(chǎn)地印度、中南半島,是木質(zhì)化的草本植物。
伊拉克是棗椰最古老的故鄉(xiāng),有5000多年的種植歷史。從棗椰數(shù)量上還是從其果實椰棗(即中國人民所熟悉的伊拉克蜜棗)的產(chǎn)量和出口兩個方面,都占世界第一位。在當?shù)厥且恢匾?jīng)濟作物,其果可供食用,樹身亦具經(jīng)濟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