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莓的色澤一般為紅色,而在栽培過程中極易出現果實著色不良的現象,雖然不會影響到草莓的口感,但是因為賣相不佳,所以會降低購買欲望,嚴重降低經濟收益。那么草莓著色不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。
著色不良原因
1、在果實充分膨大后,它的著色好壞和營養(yǎng)供應息息相關,當氮素過多時,鉀肥和硼肥缺乏是,果實就會果實不良,另外鈣、鉬、硼等礦質元素對果實著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,缺乏它們也會阻礙果實的著色。
2、在果實膨大盛期,如果缺乏水分也會造成果皮著色不良。
3、草莓是匍匐莖,所以結果后果實往往都會和地膜和墊草接觸,這樣時間一長,因為接觸面接受不到陽光,所以也會出現著色不良。
4、果實著色是受溫度、光照和土壤條件影響較大,其中花青甙色素形成的適宜溫度為20-25度,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它的合成。遇連續(xù)低溫或者光照不足,尤其是大棚溫度低于5度時,極易發(fā)生青頭果;光照不足、漿果中含糖量低或磷鉀肥不足時,會引起生理性白果,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或淡黃白色。而白色果實附近還有一圈紅色,果實風味淡、質地軟、果肉呈粉紅色或白色。
5、果實的色還與內源激素有關,超量使用激素也易形成青頂果。
解決方法
首先要盡可能的調控溫度和改善棚內光照條件,在定植時底肥要施足有機肥,合理密植,佳木斯株間遮光。保持棚膜橋接,防止膜面附著水滴和塵物,地面可以鋪設銀灰膜、鋁箔或反光幕,增加植株間的光照強度。在果實著色器可以噴施黃腐酸類肥料和鉀、鈣、鉬、硼肥,能促進果實著色,還沒有效預防葉片早衰。在果實膨大期對影響著色的葉片要及時摘除,這樣能增加著色,防止結果枝因為重疊、擠壓而影響到著色。在草莓轉色期過三天左右可以將草莓翻過,讓之前靠近地面的一面也能接觸到陽光。